一次偶然的机会,陪同越剧演员赵志刚去看望他的老师尹桂芳。说是偶然,大抵因我不是刻意的、做好准备的造访者,也没想到能有这么个机会,心情到底平静如水。若说偶然也并非偶然,在我不多的戏曲经验中,越剧所承载于心的比重更多,尤其是尹派越剧。况且尹桂芳在我的家乡福建落户多年,至少与她是半个老乡,此番见面,不说眼泪汪汪,却也是心潮荡漾。
进入淮海路段。乘上电梯。踏入尹桂芳的家门。进入眼帘的是一组画面—— 尹桂芳坐在轮椅上,坦然、安详的面部表情,露出几丝孩子般的笑意。右手无法动弹,只好举起左手,轻微地、颤抖地招呼客人的到来。然后又笑了笑,嘴唇蠕动了几下,却不知说了些什么,我听不懂。
无需说些什么。那时那刻,我突然知道了许多,听到了许多她想要说的话,感受到了老艺术家内心的清纯气息。可惜我不是画家,无法描摹下这一幅令一生都难以忘怀的画面。也许画家也是描摹不了的,心底的感受更无法用言语一下子表述得清楚,只能慢慢地回味,细细地揣想。
我开始不平静了。视线悄然移至墙上,那一幅真正的画——画的是尹桂芳的舞台形象,画两边是一幅对联,各以桂、芳二字开头:桂子飘香怡红院,芳名永驻汨罗江。对联以尹桂芳塑造的贾宝玉和屈原的两个形象为素材。
然而,这一瞬间,不禁偷偷瞧瞧眼前的尹桂芳,叫我如何想象,当年的她是如何化身为清纯可爱的怡红公子,又如何超然为深沉抑郁的汨罗江魂?
无法想象。
眼前的她,是一个近乎天真的“女孩”。人生的艰辛、岁月的沧桑尽然抹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副天真的容颜。也只有这般容颜,才能寻见她往日的心迹、青春的辉煌。这是年逾古稀以后的天真。
眼前的她,是一个难免孤独的老人。有如贾宝玉面对素烛白帏有许多话要对林妹妹说的孤独;又如屈原徘徊在汨罗江畔、壮志难酬却依然豪气冲天的孤独。这种孤独,绝非一般的身世孤单和凄凉之感,而是灵魂与天地人生融为一体的况味。这是年逾古稀以后的孤独。 天真是美好的,孤独是伟大的。尹桂芳老人此生拥有的东西很少很少,但她却拥有了一份天真,一份孤独。
闲坐之余,告辞之前,我们吃了四季汤圆。尹桂芳也吃了,还笑着说了一句“四季平安”。前面我听不懂她在说什么,除了半身不遂,她的发音功能也有严重障碍。然而这一句我确实是听清了,听懂了,她在说“四季平安”。
是啊,尹桂芳老人,也愿您的晚年,四季平安。
临出门时,她轻轻用左手握了握我的右手。
我分明感知到她的左手同我心里一样沉重。
因为,这一次见到老乡,难免“眼泪汪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