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戏曲新闻 乐梦融 张乾
3上一版  下一版4
 
“尹韵画中来”
尹桂芳的艺术成就
尹先生的 其人其事
我的恩师尹桂芳
初见尹先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艺术特色
尹桂芳的艺术成就

 

深沉委婉,洒脱隽永,流畅舒展,缠绵柔和,韵味醇厚,独标一格。其唱腔艺术,醇厚质朴,跌宕有致,具有“圆、润、糯”三大特点,风靡越剧界,经久不衰,在越剧小生中学尹派的占大多数,有“十生九尹”之称。

她的音域并不宽,唱腔多在中音区运行,很少用高音;她的鼻音较重,演唱时按“字重腔轻,以情带声”的原则把字音吐清而别具风味,又善于运用重音和音色、速度的变化表达人物感情的起伏。   在表演上,尹派讲究手眼身法步的运用,演技精湛优美,潇洒细腻,格调清丽高雅,风度翩翩,多扮演风流潇洒、文雅温柔的书生,朴实而不呆板,靴子功、眼神功更是令人叫绝,聪颖而不轻佻,潇洒而不飘浮。

改革成就

20世纪40年代,她已具有比较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投身越剧改革:尹桂芳努力学习,多次观摩了京剧、话剧的演出,看的电影也不少,眼界逐渐开阔,对科班那一套也感到不合时代要求,于是积极进行越剧改革,决心走出一条新的路子来。

在演唱艺术上,继承了竺素娥等同行的精华,又向京剧小生名家叶盛兰、姜妙香、俞振飞等取经,借鉴其艺术成果,充实、提高自身的表演水准。也从话剧电影中吸取营养,逐步形成了质朴流畅、醇厚隽永的风格。在上海很快走红,这对越剧小生行当的成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越剧“三花一娟一桂”的时代由此刻开始向“尹桂芳时代”转变,万人空巷的“尹桂芳现象”成为越剧最终确立起以小生为台柱的风格特征的有力佐证,成了上海越剧圈中的代表人物。

历史地位

在越剧界,她富有创新精神,是继袁雪芬之后最早投入“新越剧”行列的著名演员,为越剧改革作出巨大贡献。编辑本段主要作品  尹桂芳一生演过上百个剧目,其代表作有《屈原》、《江姐》、《浪荡子》、《红楼梦》、《西厢记》、《何文秀》、《玉蜻蜓》、《信陵君》、《盘妻索妻》、《沙漠王子》等。代表人物:贾宝玉、何文秀、梁玉书、屈原、张生、信陵君等。塑造了一系列经典艺术形象。

本版编辑:陆益峰 乐梦融 梁建刚 张乾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