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复旦校园文化活动龚瀛琦
上一版3  4下一版  
娱乐快讯
走进复旦公演话剧《小巷总理》
复旦第21届社团节开幕
“达人秀”风潮席卷大学校园 决赛相辉堂上演
“一二九”歌会的台前幕后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20 年 20 月 20 日 星期 20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二九”歌会的台前幕后

  1935年12月9日,数千学子在北平示威游行,掀起了抗日爱国运动的高潮。75年后的今天,在复旦大学的校园里,一年一度的“一二?九”歌会如期举行。相辉堂的舞台上光影纵横、红歌嘹亮,复旦学子们用优美的歌声重新演绎着爱国的激情。

  为了舞台上的五分钟演唱,大部分参赛队在两个月前就开始了选歌和筹划,每周两次在活动室的“痛苦”排练,却成了很多同学如今的“美好”回忆。“你软口盖打开没?”“你眉毛扬起来没?”这些排练时的专业术语,成了认真排练之余互相嬉闹时的玩笑话,也成了平日里打招呼的口头禅。正是“一二九”歌会,让许多90后的学生们体会到了为集体努力、为集体自豪,以及拥有集体记忆的愉悦。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一二?九”歌会以“传承志愿心 满载中华情”为主题,倡导了学生在后世博时代思考志愿者精神、复旦精神和“一二?九”精神的一脉相传。曲目相比以前也有了极大的丰富,毛利族民歌、探戈、拉丁等浓郁异域风情的歌曲充分体现了世界文化的交融与共享。复旦大学学生合唱团作为嘉宾带来了《玉门关》和展现学子赤子之心的《爱在复旦》,将决赛推向了高潮。

  最终,经济学院获得了一二九歌会的金奖,他们兴奋在舞台上高呼着口号:“经院之音,震古烁今!”这场艺术教育的生动体验,这次集体努力的庆祝狂欢,伴随着舞台上悠扬的歌声,成为了校园里永远的印记。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