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纪录.影像 何莲
上一版3  4下一版  
E复旦/纪录.影像
2010.01.01
责 编:何 莲 082013028
谁的音乐?谁的人生?
CNEX
张经纬:每一个镜头和剪辑都是我的写照
To Be a Human Being
编者的话:
历年主题及片目:
媒 体 如 是 说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 年 20 月 20 日 星期 20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经纬:每一个镜头和剪辑都是我的写照

  颁奖前,他忙于一部禁毒短片,“根本没有时间去想得奖不得奖”,只在记事本上写着:

  11月27至30日,去台湾。  

  

  《青年周末》:你是许鞍华《天水围的夜与雾》的编剧,怎么又舍剧情片去做了纪录片的导演?纪录片市场相比剧情片还是不太景气的。

  

  张经纬:我觉得剧情片和纪录片在本质上是没有太大区别的。我对电影的理解就是说,把一个影像投影到银幕上,只是给坐在黑暗当中的观众一些提示,当然这些提示加入了电影人对生活的理解和经验。所以无论是纪录片还是剧情片、卡通片,观众的需求是一样的。

  纪录片很多时候有一个即兴的性质在里面。拍《音乐人生》就是这样,当初我是学音乐的,香港学音乐的孩子很多,水平也很高,一个香港学校音乐节很厉害,几个月,每天都在比赛,在几十个不同的地方比,很多人报名,当时我就很惊讶这个情况,就想去拍。

  

  《青年周末》:你是个很耐得住寂寞的人啊,一部《音乐人生》拍摄前后跨度六年。

  

  张经纬:拍《音乐人生》主要是在两个时间段,2002年、2007年和2008年。这两段时间,黄家正分别处于11岁和17岁。这些都不是计划好的,而是随性的,这也是独立拍纪录片的好处。我突然感觉到我要等一下,我就可以等一下,没有马上就要上院线或投资回报的包袱。

  

  在采访中,张经纬强调在拍摄这部纪录片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在拍摄黄家正的生活和故事。其实,每一个镜头和剪辑也都是他自己的一个写照。

  

  

  颜雪岭

  《青年周末》记者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