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改编成了人们在谈论影视、书籍中被反复提及的重要词汇。那么改编对书籍和音像制品的销售是否有很大的影响呢?记者对学校周围的各大书店和音像店做了一番调查。得出如下两部分的结论,分别针对书籍和音像制品:
一.改编对书籍销售情况影响
改编所影响的书籍一共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由作为改编底本的书籍,二是由影视作品改编而来的书籍。笔者分别以《长恨歌》与《大宅门》为例,进行调查分析。在各家书店中,这两部书曾先后应影视剧的播出被放置在店内显著位置。但两者的销售情况却大相径庭:《长恨歌》的销售情况明显不及《大宅门》。通过对读者和销售人员的现场调查,记者对其原因做了如下分析:
* 读者通常在观看了影视作品以后才对相关书籍产生兴趣,因此相对更忠于影视的书籍更受欢迎。
* 大部分作为改编底本的书籍往往年代久远,虽是名著,但无法对现下的年轻读者群产生大影响,而他们是目前书籍的主要购买力量。
* 即使是新出的小说,由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阅读不如观看来的更为直接、更易被人所接受。
基于以上三点主要原因,导致这两类书籍在销售情况上的差异。
二、 改编对音像制品销售情况影响
相对于书籍在销售存在差异的情况,音像制品的销售情况则单一的多。就记者所调查的音像店情况来看,无论是由书籍改编出的影视剧,还是作为书籍改编底本的影视剧的销售情况都不尽人意。同样是以《长恨歌》与《大宅门》为例。两者分别在影视播出的同时被放置在了音像店内的显著位置,却鲜有人问津。通过对购买者与销售者的现场调查,记者对其原因做了如下分析:
* 这些影视作品大多都会在电视中播放,且质量参差不齐,不具备收藏的价值。
* 在互连网发展迅猛的今天,从网络上下载观看影视剧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 音像制品的价格普遍较高,平均20集的电视剧,其音像制品价格要100元左右,超出大部分购买者的能力范围。
基于以上三点主要原因,导致音像制品在销售情况上的不如意。
通过对书籍和音像制品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到:尽管改编在现下蔚然成风,但实际的市场销售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因此在保证改编质量的同时,如何推动相关产品的销售、如何使文学艺术更深入读者是摆在作者和导演面前的一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