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果展示 > 视频作业

网站作业

最后的时光
        最初开始做这个选题是因为“南区一条街将被拆除”的传言,南区一条街陪伴很多复旦学生度过了他们的大学四年,也已在我们的大学娱乐生活中占据了比较重要的一个位置,所以我们小组的同学就想在这最后的一段时光里为南街做一个专题性的网站,以表纪念。后来,在我们几乎所有的作业都完成的时候,南区一条街将被拆除的传言好像也没有了声音,但我们也没有改变主题,就权当是做一次南街的风物志,并纪念那段谣传南街将被拆除时我们每一个复旦学子那种有点担心、有点不舍的心情吧。
正是基于这样一个主题,我们设计了网站的logo,是在复旦校徽的基础上改编的,把中间的“复旦”二字改成了“南街”二字,意指复旦南区一条街。
确定主题后,我们小组成员分头行动,从摄影、录音、专访等各个途径,以照片、音频、文字等多种方式,对南区一条街的整体以及其中的一些店家进行了较为全面、细致和独到的展示,表现了我们小组成员作为复旦学子对南区一条街的种种感受,并在采访过程中也锻炼了自己克服采访困难、结合多媒体进行新闻采写的业务能力,从而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记得去采访毛毛书店的店主时,该店主一开始不耐烦地对我们说:东早来过,学校媒体来过,现在你们新闻系做个作业也要来,我们不是要被烦死了么。但在我们小组同学的循循善诱下,店主还是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并且提供了很多信息和细节,说了很多感人而真切的话语,其中一句“要为复旦学子服务到生命最后一刻”至今仍留在我们的脑海里。
我们知道,社会性媒体在新闻采写过程中的引入一方面可以丰富信息,提高质量,另一方面还可以开源节流,并且比较容易实现与受众的互动。所以,在网站之外,我们小组还相应地建立了一个新浪微博账号和一个饭否账号,实时在上面更新一些与网站主题相关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是有关“最后时光”的电影、音乐、书籍的推荐,也可以是有关南区的碎碎念,其形式较网站而言相对非正式,作为网站的一个补充,也在我们的网站上有所体现。
刘咏老师给我们布置的视频作业是“记录复旦学生社团的活动”,我们将之与我们的主题结合,所以最后去拍摄了吉他协会本学期最后一次的活动,拍摄之余,我们对吉他协会的成员们进行了采访,记录下了他们对吉他协会的感情,以及对吉他协会的期许。我们小组没有来自广电专业的同学,所以拍摄、剪辑的过程相对来说比较困难,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确实学到了很多本没有掌握的知识和技巧,而这些技能对于我们新闻系的同学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 实践体会 ============

在一学期的《媒介融合概论》课程上完之后,我们觉得,这门课要求我们以做网站的形式展现自己的新闻素养和专业水平,是一门比较考验综合能力的专业课。
首先,做网站要求我们对新媒体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识。现在的传媒时代是新媒体的时代,纸质媒体的记者也必须对新媒体有一些涉及和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其次,本节课要求我们在新闻采写过程中,融合照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对新闻事件进行记录和表达,力图全面地培养我们的新闻专业能力,提升了我们报道的可看性。
另外,这门课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工作,培养了我们的合作、交流能力,并且引导我们在学习中体会别人思考的角度以及其与自己的不同,从而使自己的思路更加开阔。
总之,我们小组同学认为,这门课一方面对同学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另一方面也是我们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课程: 媒体融合概论(周四)(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邓建国 李华强 刘咏)
年级: 2010级
作者: 高曼珊 倪佳炜 高翔 谭琪 何浩楠 韩周子 吴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