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作业
威海路696号 城市·艺术·印象 | |
本网站旨在介绍上海的一个艺术创作园区:威海路696。这里原本是个废弃的旧工厂,被一批艺术家们改造成为了他们艺术创作的工作室。这里没有田子坊、M50等地的商业气息,也没有政府的背景,纯粹是一群艺术家们玩艺术的地方。人们往往称这里为“上海最后一个原生态艺术创作园区。”威海路696对于艺术家们是个出奇好的创作之地。因为它坐落于市中心的南京西路旁,交通十分便利;然而在这样一个黄金地段,房价却出奇的便宜,每平方米1元左右的房租是上海再也找不出第二个的。 然而这样一个完美的艺术创作之地,由于种种原因,今年那些艺术家们无法再进行续租了。他们与今年5月份不得不全都搬出了那里。上海也就丧失了这样一个独特的艺术园地。我们小组对此感到惋惜,为了纪念威海路696,我们制作了这个网页。这个网页的主要目的是想让人们通过这个网页对威海路696和曾经在里面创作的一些艺术家有更多的了解。 我们的网页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版块:首页是对威海路696号做了简要的介绍,并配了用soundslide 制作的动态图片,图片上显示的是艺术家们没有搬离之前那里的景象,给图像配音的是一段对那里的两个艺术家的采访。选取了两个艺术家之间交流寻找新工作室的谈话,从两人之间的谈话可以感受到在上海寻找一个给艺术家创作的合适的空间非常困难。 第二部分标题为“696的兄弟姐妹”,是对上海其他一些艺术创作园区的介绍。从这些介绍中,可以感受到696和它们之间的不同。在这部分主要介绍了三个艺术园区:123、1933老厂房和M50。 第三部分标题为“696的艺术故事”,主要是对696里那些艺术家们的艺术创作以及他们曾举办过的一些艺术开放日的简介。 第三部分标题为“696里的人”,是基于对曾今在696里的几个艺术家的采访组员写的人物报道。 第四部分标题为“众说纷纭696”,是组员对696以及艺术家们的被迫搬离这个事情的一些评论和感想。 通过这四个部分,我们希望能展示出一个全方位的威海路696. ============ 实践体会 ============ 通过这次课程,我们体会到了自学的重要性。面对wordpress这个新技术,老师不可能方方面面都手把手地教会我们,而是要靠我们自己通过上网搜索或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等各种途径自己学习、自己解决遇到的困难。这种学习的方式主动性也更强,而不是老师教你什么你就只能学什么。我们往往是做着做着,碰到不会的问题就自己上网搜索,解决了这个问题,对wordpress 的了解也增进了一步。虽然我们小组没有人称“技术弟”的技术达人,但我们通过自己慢慢的学习和摸索,也能按照自己的期望完成网页的制作,而且由此我们还熟悉了一项新的技术。因此,通过这次网页制作,我们感到收获颇丰,且对自己的成果挺欣慰。 | |
课程: 媒介融合概论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李华强 刘咏 邓建国) 年级: 2009级传播系 作者: 姚昕怡 玛丽娜·赛明 毛颖旻 朴春兰 孙懿莹 张青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