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育 周嘉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大学毕业生求职出新招 创新制作视频简历应聘
南京十余高校开通官方微博操盘手多为美女老师
名校生和硕士蚁族增加月均收入1903.9元
英语四六级
大学生求职被自愿查乙肝 政策或遭软抵抗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 年 20 月 20 日 星期 20 放大 缩小 默认        

名校生和硕士蚁族增加月均收入1903.9元

  去年,一本《蚁族》直接引发“蚁族”群体广受关注,一年之后,廉思推出《蚁族Ⅱ—谁的时代》,书中调查显示,48.3%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处于社会的“中下层”,31.2%的人认为处于社会“底层”。《蚁族Ⅱ》里,廉思和他的团队把调查的范围扩展到“蚁族”存在数量较多的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重庆、南京等七地,回收有效问卷4807份。日前,廉思接受本报专访,解读他的蚁族调查报告。

  

  本报:本次调查里,是否存在地区性差异?如果有,体现在哪些方面?

  廉思:地区性差异确实是存在的,比如支出,北京、上海会比其他城市稍高,而住房面积,其他城市则会比北京、上海略高。聚居的形态也有所不同,北京的聚居村大多分布在城乡接合部,而武汉、广州则是城中村,上海是群租房;蚁族的构成也不同,西安的蚁族大多来自民办高校,武汉的蚁族则多来自正规高校的独立学院,这反映了当地高等院校的结构特点。

  

  本报:报告里显示,和2009年相比,蚁族里毕业于211重点院校的人数有明显上升,你对此如何解读?

  廉思:对于蚁族,人们有一种刻板印象,认为他们一般毕业于不太好的学校或专业,因为就业困难,所以才无奈蚁居。因此,越来越多的重点院校毕业生成为蚁族,让人颇感意外,211重点院校的比例达到了28.9%,将近3成的蚁族毕业于重点大学,这说明,重点大学的就业不容乐观,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除非你极其优秀,才有脱颖而出的可能。工作好坏与个人能力之间的联系正在逐渐减弱。

  

  本报:这一次的调查给你的较深感触还有什么?

  廉思:长期参与蚁族研究项目的有不下50人,而陆陆续续参与蚁族研究项目的外围成员(包括调研员、摄影记者、图片设计人员等)则不下500人,这些人全部都是“80后”。看到这些“80后”弟弟妹妹们一批批地从校园走向社会,我心中有说不出的惆怅和不舍。有的人因为“蚁族”反思、激发而奋起,有的人因为蚁族怀疑、焦虑而消沉,更多的人则继续走着平凡的人生道路。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