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正是一位年仅17岁的音乐天才。他的父亲是一位医生,家境富裕,让他在物质生活上不虞匮乏。11岁那一年他赢得香港校际音乐节钢琴组大奖,也获得去捷克和当地专业乐团合作演出以及录制贝多芬的第一号钢琴协奏曲的机会。对于这样的人生他却开始产生疑问, “为什么要演奏音乐?”和“人生就只有音乐吗?”诸如此类的问题在他小小的脑袋中层出不穷。
今年他17岁了,就实际音乐成绩而言,例如奖项以及演出机会,他没有太大进展,其中有两年他更停止了钢琴演奏。他有时不快乐……这不单单就一个功利层面而言,黄家正所思考的不止于此。
这部纪录片是关于一个人的内心:他的思考、他的挣扎、他的选择。表面是一个天才的故事,但其实是每一个人的故事,因为所谓怀才不遇、发挥天赋等,不正是我们生活中每天都在感叹和盘算的事吗?
导演手记
我以前学大提琴,梦想做马友友,傻傻的苦练到26岁时,认识了一个拉小提琴的日本女孩、很快就和她结婚。从她身上我明白到什么叫“才能”……所以,算了,不拉琴了。在大学东摸摸西碰碰,结果搞上了电影。
2002年我第一次和黄家正见面,他当时11岁和捷克的乐团演出贝多芬第一号钢琴协奏曲。我就是喜欢听他弹,很迷人。一直听,听到他现在已经17岁。我羡慕他,他是天才。
但他有时候不太快乐。
万般皆苦。做人难;活在芸芸众生中难;在社会中做一个鹤立鸡群的天才……更是难上难。
苏东坡感叹曰“人皆生子望聪明”,可是,谁又不想如三国演义中曹操所说的龙一样“兴云吐雾,飞腾于宇宙之间”呢?
人——所有的人,因为“天生我才必有用”——就在这矛盾中拉拉扯扯,找寻我们的梦想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