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下午,“让中国活跃起来——共产党、共和国及改革开放的同龄人与当代大学生共话改革开放30周年”主题活动在我校谢希德报告厅举行。活动现场邀请了共产党同龄人、共和国同龄人、改革开放同龄人讲述他们对改革开放三十年不同的理解,三代人与当代大学生齐聚一堂,畅所欲言,共话改革开放。
作为新旧社会交替的亲历者、伴随新中国历经曲折发展的建设者、改革开放腾飞的见证者,三代同龄人以他们的亲身经历和感悟,讲述新中国一路走来的辉煌成果。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不仅是对过去岁月的纪念,更是对未来坚持改革开放道路、持续发展的决心的表达。
第一位提出“土地批租”问题的学者、我校经济学院资深教授张薰华老先生是共产党的同龄人,今年已87岁高龄。1985年,一篇《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地租的必然性——兼论上海土地使用问题》的论文,突破了我国“土地批租”的禁区,随后有了深圳特区尝试出让城市土地使用权的成功和其他城市的效仿,推动了经济的迅速腾飞,改写了中国历史。共和国同龄人朱大年先生,是我校上海医学院教授、国家一级学科带头人,是生理学界的著名学者,在他的学术领域取得突出成就,为我国生理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校校友王晓望的经历更具传奇色彩,三十年前,她与其他两位我校校友在黄山偶遇邓小平并合影留念,她是我国恢复高考制度的首批受益者,更是改革开放的支持者和实践者。
在现场访谈过程中,还穿插了对财经记者吴晓波和作家叶辛的VTR采访。吴晓波以财经记者的独特视角观察并记录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企业的进程,出版了《激荡三十年》一书。《孽债》、《蹉跎岁月》的作者、著名作家叶辛,则以上山下乡运动的亲历者和记录者的角度讲述了改革开放春风下的文学发展。
活动现场大家还一起为张薰华老先生庆祝他即将到来的88岁寿辰。在这样一个三代人同聚一堂的难得时刻,现场的大学生们也情绪热烈,踊跃发言;前辈的殷切希望和鼓励,给了当代大学生奋斗不息、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