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馆标本制作员在国际著名学术杂志发表论文
本报讯 (记者 董纯蕾)著名的国际学术杂志《PNAS》(《美国科学院院报》),最近发表了上海科技馆的标本制作员黄骥和丹麦哥本哈根动物学博物馆的珀尔·克里斯琴森合作的研究成果。引起国际学术界关注的是,新发表的论文为猎豹起源于旧大陆(即欧亚大陆)的假说提供了证据。亚洲,可能是猎豹最初的摇篮。
如今仅在非洲和亚洲的伊朗、印度出没的猎豹,到底发源于新大陆还是旧大陆,科学界没有定论,倾向于支持新大陆说,证据是此前发现的最古老的猎豹化石“北美猎豹”,生活年代距今约200万年~300万年。
黄骥给论文的研究对象——出土于我国甘肃临夏盆地的猎豹头骨化石,起名“库氏猎豹”,纪念著名的第四纪古生物学家库森。据围岩的地质年代判断,“库氏猎豹”的生活年代和“北美猎豹”同时代。
化石的形态,泄露了更多关于年龄的秘密。“库氏猎豹”的头部与“北美猎豹”相似,但其牙齿却比后者更原始。黄骥说,牙齿在古生物化石的研究中,具有公认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论文的中方作者是一个未满28岁、没有学士学位、完全凭着兴趣爱好、利用业余时间搞研究的年轻人。黄骥,中职毕业,2000年进入上海自然博物馆任标本制作员,现在上海科技馆研究设计院工作,去年完成了上外成人学院英语专业的学习。他的自学、研究之路,不同于大多数人脑海中设定的“学术路线”,而证明了一个广为人知的道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